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团队成长:人才模型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团队成长:人才模型 [2024/01/16 16:52] 邪让多杰团队成长:人才模型 [2024/01/18 11:07] (当前版本) – [不可培训的思维习惯] 邪让多杰
行 109: 行 109:
 ==== 不可培训的思维习惯 ==== ==== 不可培训的思维习惯 ====
  
 +通过上述模型知道,过往的记忆信息与环境信息,都需要通过方法论加工才能得到结果。
  
 +每一个人都在经历这个过程,但方法论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
 +
 +模糊的通俗讲就是“凭直觉”,我们游戏学,就是致力于把能“客观”的东西都尽量客观。
 +
 +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凭直觉”做事,他可能是:
 +  * 无法传授自己的经验。
 +  * 学习他人的经验困难。
 +  * 很难改进方法细节。
 +  * 受限于“人力”。
 +  * 需要大量实践成长。
 +
 +而我们游戏学本身的知识,包括实践,都是一个又一个的<color #00a2e8>“模型”</color>,其中实践的部分又含**“方法论”**,如果一个人习惯<color #ed1c24>“随心所欲”</color>,那在我们的环境中就很难发挥。
 +
 +<note tip>我们尊重直觉,但也分析直觉,剥离直觉,然后形成可描述、可讨论、可分析的方法论。</note>
 +
 +这并不代表着这个人不行,只是在我们的团队环境中,不适合。
 +
 +过往,我们会在面试题里加入一些数学题,以及一些没有确定答案的主观题。
 +  * 通常数学与逻辑是强关联的,所以我们借用数学来得到这个人习惯“套公式”的结果。
 +  * 又怕遇到“做题家”,所以通过一些自己设计的主观题,来查看此人是否可以“活用公式”到生活中。
 +
 +如果一个人数学又好,又能灵活运用,那肯定是一个“习惯方法论”的人,而在筛选简历的时候,相关的岗位我们也会优先选理工科,进一步提高效率。
 +
 +当然,这个标准之外肯定还有满足条件的人,但我们需要做到尽可能高效,遇到例外特事特办就行。
  
 ==== 可培训的方法论 ==== ==== 可培训的方法论 ====
 +
 +类似于OPF表这些,或者一些行业“常识”,我们都认为是可培训的,包含一些工具的使用。
 +
 +其实抛开不可培训的,就是可培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信息。
 +
 +无需多言。
  
 ==== 不可培训的价值观 ==== ==== 不可培训的价值观 ====
 +
 +一个人的价值观受到过往一切的影响,所以作为一个企业是无法改变的。
 +
 +这里特指爱国,受限于过去舆论战的失利,会有一些家长把对政府的不满灌输给孩子,使孩子一直持有这样的思想直到长大,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成长环境中学歪的。
 +
 +因为游戏行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表达“主观思想”,作为文化企业的自我防御底线,所有员工是必须爱国的。
 +
 +<color #22b14c>这里指爱自己的国</color>,如果是多元团队,则应该互相尊重,爱人类,爱世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
 +<note important>爱国,是文化行业从业者的第一要求。</note>
 +
 +同时,假设一个企业内都是爱国的员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
 +当大家都自发的为社会做一些正向的信息传播时,当制作成功或者是产生传播结果时,会增加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这种来自思想高度的凝聚力,在一定限度内能<color #22b14c>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加耐受程度</color>
 +
 +这种作用机制较为高级,在其他篇章会有单独讲解。
  
 ==== 可培训的健全观点 ==== ==== 可培训的健全观点 ====
  
-===== 说明 =====+爱国需要经得起考验,一个社会的运转是多元,动态的。 
 + 
 +不能口号爱国,一个人需要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各种机制有了正确的理解后,才能“科学”的爱国,不然就是“个人崇拜”,或者“封建迷信”。 
 + 
 +而针对社会的各种情况,有历史包袱,也有现状解法,有无奈拖着的,也有长远规划的,这些普通的学校是不教的,家里一般人也不会,所以这一部分企业本身有人学习了,就可以分享的。 
 + 
 +随着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多,员工就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这种“成熟”最终会体现在“认清自己,认识社会”,再通过设计代入到项目中,运营中,就会让企业富有“文化”,表现出“魅力”。 
 + 
 +===== 箭头说明 ===== 
 + 
 +图中的箭头表达了一些观点。 
 + 
 +  - 如果一个企业的培训体系优秀,则可以尽量降低用人的“硬性要求”,这样用人范围扩大,企业效率提升。 
 +  - 但随着企业的工业体系升级,就会对人才有更明确的要求,要求越明确,就越容易卷,最后会提高对人的“过往综合”要求。 
 +  - 同时,工业体系的升级本身代表着复杂度的提升,如果效率没有跟着复杂度提升,反而企业亏了。 
 +  - 更好的“过往综合”人员,才能培训更复杂的理论,同时他们也才能贡献出更多的经验,帮助企业扩充“知识库”。 
 + 
 +<note>作为管理者,要尽快把能培训的都做成培训,减少员工摸索已经知识的时间。</note> 
 + 
 +所以,企业的正向循环,会让企业的人员素质变得越来越高,也会让企业的知识与工具变得越来越庞大、复杂,这就成为了企业区别于别人的门槛,这种门槛对内也对外。 
 + 
 +预想得到,在特定阶段,企业要刻意的清理知识,降低门槛,避免变成传闻中某些跨国企业那样的臃肿巨兽。 
 ====== 案例 ====== ====== 案例 ======
 ====== 问答 ====== ====== 问答 ======
团队成长/人才模型.1705395145.txt.gz · 最后更改: 2024/01/16 16:52 由 邪让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