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模型 ====== ===== 模型 ===== 认知模型是,解释记忆在神经网络的结构中如何构成、存储和调用的理论模型。 模型由三环节组成,分别是: - 构成:神经网络的记忆结构 - 存储:新的记忆信息通过语言形成抽象符号,与其他原有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神经网络的过程 - 调用:外界信息的输入会激活特定的脑区,这些脑区通常是“感受记忆”,“感受记忆”将信息传递给与之相连的“语言记忆” 通过这样的模型,大脑进行认知活动,存储和调用记忆,进行判断、决策等。 整体来看,输入(认知/学习)的过程包括: ①客观对象的信息 → ②感觉器官感知的信息(视听嗅味触) → ③记忆网络识别信息 → ④记忆网络关联信息 → ⑤信息被存储 输出(决策)的过程包括: 记忆网络识别信息 → ②运动记忆关联信息 → ③调用相应语言或行为的信息 → ④输出语言或行为 ==== 简单解释 ==== 在生理上,我们的记忆是网状结构的,当我们学习时,会以网状的信息方式记忆一个内容,当我们思考时,也会以网状的方式调用一段记忆。 电流在网状的记忆(大脑皮质层)上跑,就意味着有路径,了解电流如何“选择路径”,面对同一个信息时,我们所做出的不同决策,就是电流走不同路径的结果。 {{ :理论基础:2.2_碳基机器人.jpg?600 |}} ==== 【结构】神经网络 ==== === 记忆结构 === 记忆相互关联,呈网状结构存储 {{ :理论基础:关于瓶子的记忆.jpg?600 |}} 假设有一瓶//**矿泉水**//,组成它的词汇会有: * 瓶子外型 * 瓶子材质 * 水 * 贴在瓶身的标签 * 盖子 * ...... 每个词汇又可联想其他词汇,最后组成了复杂的网状记忆结构。 === 记忆是关联的 === 一个最小的可被描述的记忆单位你可以粗暴的理解为一堆神经元细胞的集合,又成为一神经元,我们所说的“记忆”,不代表生理最小,而是语言上的可描述最小。它们之间的关联,就形成了关联记忆: * 关联记忆假设多个属性组成一个具体对象,属性又可被其他具体对象适用,每个具体对象必然由多个属性组成,且与其他关联事物必然联系。 简单说就是,记忆与记忆之间一定有关联,就是前面说的“路径”,路径可能被淡化//(记忆衰退)//,如果链接到一个记忆的所有路径都淡化了,那这段记忆也就“忘记了”,直到再次被“学习”。 上一条说的是一个记忆可能有多个路径关联过来,既然有路径,那么每一个路径也有强度,生理上是“神经元细胞数量”,细胞越多,可以理解为电线越粗,则电阻越低,电流更容易通过,自然的,可以理解为,路径的“强度”越强,也就是这段记忆记忆的路径很牢固。 再用另一个角度理解下上面的话: 关联到一个记忆的其他记忆越多,记得越牢。关联到一个记忆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容易想起。 * 牢固指不容易忘记。与【硬盘】相似。 * 容易想起,则指调用方便。与【内存】相似。 上述两者不同,要注意区分。 === 记忆的分类 === 这些记忆,基于功能,又分为感受记忆、语言记忆、运动记忆: * 语言记忆:有关于语言的记忆,通常由读音,文字形象,其他语言记忆(含义),感受记忆组成。 * 感受记忆:有关于人类感受的记忆,感受记忆的信号来源于我们的感受器官,包含:视觉,听觉,味觉,痛觉,嗅觉。 * 肌肉记忆(行为记忆):有关于人类如何操作自己身体肌肉的记忆。以执行肢体行为或者控制肌肉进行说话,眼球转动等行为 我们人类有感觉器官,可以理解为我们人类对外界的感知,这些模拟信号首先会到“感觉记忆”脑区,然后被翻译后,形成电流传递给对应的“语言记忆”区域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应该做出的反应后,在由“行为记忆”区域输出到各个肌肉,让我们的人做出最终反应。 === 总结 === * 记忆的存储机构呈网状。 * 记忆的最小单元是神经元簇抽象表达。 * 记忆与记忆之间,必然关联,且有权重。 * 我们将记忆分为:**感受记忆、语言记忆、运动记忆** ==== 【存储】学习过程 ==== 学习过程就是,创建一个新的语言记忆的空的容器,将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原有记忆关联。当新的关联网络形成之后,新的记忆就形成了。 === 新记忆的形成 === 假设我们见到了一个不可描述之物,我们脑海中一开始没有一次词语是用来形容它的。我们看着它像一个章鱼,又发现它会通过“精神”影响别人,多个属性关联后,我们就有了关于他的记忆,但仅有记忆无法交流,所以我们一定会给它取一个名字,“克苏鲁”就这么来了。 这里要搞清楚记忆的顺序,在我们的记忆网络中,原本没有“克苏鲁”这个词语,是“章鱼”语言记忆与“精神干扰“语言记忆的同时激活共同开辟出了一个新感受,这种感受被被命名后,形成了新的语言记忆。 === 老记忆的强化 === 一开始,只有激活“章鱼”或者“精神干扰”时,我们才会想起这个“克苏鲁”。如果“章鱼”记忆与“精神干扰”记忆被调用的次数逐渐减少,我们就会慢慢淡忘“克苏鲁”。 假设这个“克苏鲁”与你对话,后续通过对话你了解了它的过往,那么这个词语“克苏鲁”在大脑里又会关联到“古神”。那么你看到“神”这个词语时,就会多一条想起“克苏鲁”的路径。 === 记忆的活跃 === 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古神研究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研究古神,那么“古神”这个词语就会在你的脑海里每天被调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里的细胞数量就变多,也就是“电阻”变低了,从“感觉记忆”过来的电流更容易传递到“古神”了,此时这里有更高的电压,结果就是从“古神”再遍历到其他关联记忆的电压更高,电流能走“更远的距离”,再网络上就是“更深的节点”,就是更深层次的记忆。 所以,不断地重复调用一段记忆,会让存储这段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变多,从而当需要相关记忆时,更容易调用,以及思考更有“深度”。 - 假设有ABC节点,A链接B,B链接C - 初期,A只能链接到B,电压不够,就会终止在B节点处,理解B为电容。 - 随着记忆的频繁激活,B处的电压增高,最终突破了BC的电阻界限,电流抵达了C,也就是想起了记忆C。 - 后来,当A再次被激活(电流来了)时,抵达B的电压比原来更高,B到C的电阻也更低,所以电流顺利的来到了C,使人想起了C。【不用努力回忆了】 ==== 【调用】关联过程 ==== 关联过程就是,外界信息的输入会激活特定的脑区,这些脑区通常是“感受记忆”,将信息传递给与之相连的“语言记忆”,就会关联出“电阻最低”的路径,并输出相应的记忆结果,最终可能转为言语或具体的行为。 记忆关联的过程含有一条不可破的公理,因为我们宇宙的电流走电阻低的路径,则电流在记忆网络中顺着顺着走时,也一直会走“低电阻”的路径。 这个机制,就是人类“抉择”能力的基础,用公式表达为: 抉择(输出) = 外界信息 + 内在记忆 外界信息可以是别人的言语,也可以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一切信息,还可以是语言记忆中的一段回忆,一个目的。比如皮肤感觉到了某种轻柔的抚过,我们哪怕没有看到,都可以知道是风吹过,皮肤此时是感受器官,将信号通过遍布全身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的感受记忆区域,信号在感受记忆区域自然而然的顺着低电流走完后,来到特定的几个语言记忆的簇,这些簇汇聚到了一起,就自然而然的关联到了语言记忆中的“风”。 我们虽然会用到“分析”一词,但实际上电信号在我们的身体里遵循着物理规律运行,并不存在什么神奇的,无法解释的“主观”、“灵魂”等机制。 ==== 名词解释 ==== ===记忆=== 记忆是记忆网络中存储的关于某一个客观对象语言符号,以及与此语言符号相关的关联结构。 ===神经网络=== 大脑中,记忆存储由一系列神经元细胞完成,一系列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关系,组成了神经网络。 ===调用记忆=== 通过关联性的记忆结构,神经网络自动计算结果,非主动选择。 ===睡觉的作用=== 每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会进行“磁盘清理”。磁盘清理的作用就是去掉多余不必要的信息,给磁盘腾出空间。 ===虚假的遗忘=== 一个人对某一个事物的记忆,并不是看起来忘记了,就真的忘记了,通常只是当前环境的信息无法使得电流抵达那片记忆区域。 ===真实的遗忘=== 大脑中,所有的记忆都是呈网状的,每一个记忆与其他记忆之间必然有关联,否则就无法被唤起。 睡觉,则是每天将最近的记忆关联进行弱化,直到联系被断绝。 (且在后续重新学习后,有可能重新想起,这取决于原先记忆的强度(细胞数量与关联路径数量)。 ===认知(动词)=== 个人过往记忆总集做出决策的过程。 ===认知(名词)=== 对特定信息的记忆量。 ==== 作用 ==== === 代替“理性人”假设 ===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采用“理性人”假设去解释人类的逐利行为,通过对认知模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意识这种行为是从生理机制就确定的客观行为,就像“水往低处流”、“电分正负极”一样,是自然界客观的一种规律,而非我们人类有什么“灵魂”,又或是什么“人之初,性本恶“的观念。 在学术上,这可以让我们将人类的”逐利“机制当作物理规律一样客观的看待,同时在价值观上,也可以让我们正确的意识到人类自身逐利的“正当性”与“客观性”。同时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该如何更加“科学”的管理好自己的逐利本能。 在游戏学方面,基于这样的机制,对于研究”吸引用户“这个课题,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把主观的波动范围控制到了客观的框架里。(后续会展开详细的说明) === 分析转化率 === 用户从第一眼看到我们的广告,到激活下载,再到付费,再到离开,其中一层层,一环环有许多的转化率在里面,一些问题始终围绕着我们: * 这个广告吸引用户吗? * 这个道具,他会付费吗? * 这个玩法,他喜欢吗? 了解了“认知模型”后,这些问题就可以有了清晰的框架去进行处理,正如前文所说,越是抽象的理论,就越需要执行者的经验,这意味着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使用的人,也只有少量人能用好,但它构建了一条清晰的能力提高路线,照着走就会变成终极大师,而大师们也能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变成更加具象的方法论或者工具,这样大部分同行就能使用,并得到溢出。 举例:一个道具,我们如果希望用户一眼相中,就需要利用用户脑海中已有的认知,那种“活跃的记忆”,比如“软色情”。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就需要围绕这个“道具”做很多铺垫,跨个几天都再开放给用户。后续会有详细案例,这里就只是简单说说。 === 观察它人,必有其因 === 详见[[个人成长:误差处理模型]]。 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一个人骂了我,并且说了十分难听的话,在曾经我肯定会不开心,或者反击。但我学习了认知模型后,我会去尝试理解它的动机,因为我理解到: - 他是的辱骂只是他处理问题的习惯。 - 他遇到了问题。 - 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可能是我导致的。 然后我会在他的表达中,忽略掉辱骂的成分找出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然后在耐心的询问他是遇到了什么情况,并最终帮助他完成问题。 这不仅是在个人处事方面的提升,同时我们的运营、客服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玩家的表达与内心的想要是不一致的”,而对认知模型的了解与使用,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解决此类问题。 ==== 答疑 ==== ===== 观点与分析 ===== ==== 观点:任何长期的行为都会让人脑发生可观测的变化 ==== 当我们不断的激活特定记忆区域时,该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就会增多,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可观测的变化。 在脑科学里,这是很普通的现象,但因为总被拿来水论文,就有了一些这样的论文: * 长期玩游戏,大脑发生变化。 * 长期吃饭,大脑发生变化。 * 长期XXX,大脑发生变化。 其实长期工作学期,大脑也会发生可观测到的变化,因为过去总有“网瘾专家”拿这说事,就表达下观点,大家心里也门清即可。 ==== 观点:人类的智慧由语言记忆网络构建 ==== 学习了“认知模型”后,我们也会有一个疑问: 多数哺乳动物也有这套机制,为啥它们没有形成文明?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们没有发展出语言体系。回顾认知模型,我们记住一个东西,并不是真正的记住了一个东西,而是它的多种属性,等于我们记住了一个容器,用编程的概念理解就是类。有了语言后,我们给这个类取了一个名字,才使得我们的记忆富有逻辑,比如一个瓶子我可以描述出它是装水的。 语言的出现,抽象了记忆,使得我们大脑能更简单的记忆与调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结合着记忆结构中网格这种特性,就使得语言记忆变得有逻辑(关联)。 注意,这里说的语言不一定是文字,可能是一个图案,或者是一个声音,核心是“抽象符号”。也是有了这种抽象符号,才能让我们传承文明。 ==== 观点:不同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一定不一样 ==== 两个人的大脑,是两张大网,哪怕是同一个词语,它关联的属性也不一样,每个属性在关联的其他记忆也不一样。 所以得出该观点,并且这个观点十分重要,价值很高。 举例:两个策划讨论,就可以不再针对一个词语各说各话,引经据典,而是打开思维导图,把各自认为词语的属性拉出来,重新定义一下,大幅度提高“两人间的同步率”。 我们会用“同步率”这个词语形容两个人之间的记忆交集,同步率越高,两个人针对某件事的契合度就越好,效率自然就越高。提高“团队同步率”,是需要刻意去做的重要事项。 自然也就得出另一个观点: 观点:词语关联的信息比词语本身重要 总的来说,理解到人与人的记忆差异,能有效的在我们与同事、异性沟通时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 观点:重复激活某段记忆,则会巩固该记忆 ==== 无需证明。 ==== 观点:记忆间的关联程度与调用难度成正比 ==== 无需证明。 ==== 观点:睡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 在睡眠时,大脑会对记忆进行清理,但清理机制需要详细讲解下。 * 统一的,将已有记忆与路径都弱化 比如有这么一段记忆: * 第一天学习A用了1小时,B用了2小时,C用了3小时。 * 第二天,巩固了A、B 各10分钟 * 第三天,巩固了A、B 各10分钟 * 第四天,巩固了B 10分钟,学习A用了1小时。 ^天/记忆强度^A^B^C^ |第一天|1|2|3| |第二天|1|1|2| |第三天|1|1|1| |第四天|2|1|0| 到了第四天,C知识点因为没有被调用,就忘记了。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睡觉的时候会对记忆一刀切。也可以理解为: 睡觉的时候会清大量内存空间(短时记忆),清理少量硬盘空间(长时记忆) ==== 没有灵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没灵感的情况,根据上面的观点,可以简单解释为: * 今天的记忆混乱,电流乱跑,无法抵达足够的深度。 * 关联的路径电阻高,细胞不足,原因是过往被调用次数不足。 解决方案则是: - 白天大量学习了解相关信息,并思考这个问题。 - 晚上确保睡眠充足。 - 第二天优先解决该问题,不要学习其他内容。 因为: * 学习会增加相关路径与记忆的细胞量。 * 睡眠会清理与该问题无关的短时记忆。 * 避免第二天产生新的杂乱临时记忆。 假设灵感存在D点,需要经过ABC点才能抵达,上述的操作可以增加抵达C点的电流,当电压足够,就能顺利抵达D点,使我们想起D。 没灵感就查资料,多思考,完了就睡觉。科学依据告诉你该睡觉! ==== 经验:短期习惯培养需要三次睡眠 ==== 比如我希望玩家每天去进行一个行为,那么我就不会急于关掉引导或者在一天内让玩家疯狂重复,而是连续三天,都让这个行为被玩家执行,这样就容易形成习惯。 这个经验的核心点在于灌输一个概念, 习惯的培养急不来,需要在睡觉中穿插调用。 ---- > //下一章:[[理论基础:情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