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个人成长:误差处理模型 [2023/06/21 14:29] – 邪让多杰 | 个人成长:误差处理模型 [2023/07/13 14:24] (当前版本) – 邪让多杰 | ||
---|---|---|---|
行 90: | 行 90: | ||
无 | 无 | ||
===== 观点与分析 ===== | ===== 观点与分析 ===== | ||
- | 无 | + | |
+ | ==== 愚德与聪行 ==== | ||
+ | |||
+ | 在过去,我们会把“品德”与“能力”区分。 | ||
+ | |||
+ | 通过本模型,我们可以明白,当一个人有能力去通过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就自然显得“脾气好“、“有涵养”。 | ||
+ | |||
+ | 反之,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的有品德,但能力却不足,平时里也看不出来,当遇到“误差”时,就会比普通人更恐怖。 | ||
+ | |||
+ | 当然,他也会尽力的让自己“逃避”遇到问题的环境,这在过去的非移民年代的是十分流行的一种解决方式。 | ||
+ | |||
+ | < | ||
+ | |||
+ | ==== 做错不丢脸,不做才可惜 ==== | ||
+ | |||
+ | * 假设一个人每个月遇到一个事件,一年12个事件。 | ||
+ | * 如果他每一次都去迎接,他就有了12份经验,如果12份事件中有类型接近的,第二次遇到的事件就会提高成功率。 | ||
+ | * 如果他因为害怕失败,不去面对,则到了年底,他还是年初的他。 | ||
+ | |||
+ | 通过本模型,配合简单的算术,可以阐述出一个道理: | ||
+ | < | ||
+ | |||
+ | ==== 并非而已,习惯而已 ==== | ||
+ | 有的人,他对你说脏话,甚至激动得大吼大叫,但他没有恶意,可能吗? | ||
+ | |||
+ | 通过本模型知道,这是可能的。他只是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他处理不了的问题。 | ||
+ | |||
+ | 所以当我们遇到别人的话语与行为有攻击意图时,可以先忽略这种意图,深入对方的问题,看看对方遇到了啥问题,真实的诉求是什么。 | ||
+ | |||
+ | 因为缺乏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甚至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诉求,所以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经验帮他去思考。 | ||
+ | |||
+ | <note warning> | ||
+ | |||
+ | ==== 遇到情绪人的处理方案 ==== | ||
+ | |||
+ | * 如果没有利益关系,远离 | ||
+ | * 如果有利益关系,忽略情绪,分析背后的原因 | ||
+ | * 如果长期关系,带领他解决一次事件,教他解决方案 | ||
+ | * 如果短期关系,解决问题走人 | ||
+ | |||
+ | < | ||
+ | |||
+ | ==== 品德是能力的结果而非并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