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理论基础:认知模型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理论基础:认知模型 [2023/05/17 16:56] – [作用] 邪让多杰理论基础:认知模型 [2023/06/07 15:19] (当前版本) – [经验:短期习惯培养需要三次睡眠] 邪让多杰
行 185: 行 185:
 ==== 观点:任何长期的行为都会让人脑发生可观测的变化 ==== ==== 观点:任何长期的行为都会让人脑发生可观测的变化 ====
  
-当我们不断的激活特定记忆区域时,该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就会增多,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可观测的变化。+<note>当我们不断的激活特定记忆区域时,该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就会增多,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可观测的变化。</note>
  
 在脑科学里,这是很普通的现象,但因为总被拿来水论文,就有了一些这样的论文: 在脑科学里,这是很普通的现象,但因为总被拿来水论文,就有了一些这样的论文:
行 207: 行 207:
 ==== 观点:不同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一定不一样 ==== ==== 观点:不同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一定不一样 ====
  
-两个人的大脑,是两张大网,哪怕是同一个词语,它关联的属性也不一样,每个属性在关联的其他记忆也不一样。+<note>两个人的大脑,是两张大网,哪怕是同一个词语,它关联的属性也不一样,每个属性在关联的其他记忆也不一样。</note>
  
 所以得出该观点,并且这个观点十分重要,价值很高。 所以得出该观点,并且这个观点十分重要,价值很高。
行 245: 行 245:
 到了第四天,C知识点因为没有被调用,就忘记了。 到了第四天,C知识点因为没有被调用,就忘记了。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睡觉的时候会对记忆一刀切。也可以理解为:睡觉的时候会清内存(短时记忆),并稍微清理硬盘(长时记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睡觉的时候会对记忆一刀切。也可以理解为: 
 + 
 +<note>睡觉的时候会清大量内存空间(短时记忆),清理少量硬盘空间(长时记忆)</note>
  
 ==== 没有灵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 ==== 没有灵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没灵感的情况,根据上面的观点,可以简单解释为: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color #ed1c24>没灵感</color>的情况,根据上面的观点,可以简单解释为: 
-  * 今天的记忆混乱,电流乱跑,无法抵达足够的深度。 +  * <color #ed1c24>今天的记忆混乱</color>,电流乱跑,无法抵达足够的深度。 
-  * 关联的路径电阻高,被调用次数不足。+  * 关联的路径电阻高,细胞不足,原因是<color #ed1c24>过往被调用次数不足</color>
  
 解决方案则是: 解决方案则是:
   - 白天大量学习了解相关信息,并思考这个问题。   - 白天大量学习了解相关信息,并思考这个问题。
   - 晚上确保睡眠充足。   - 晚上确保睡眠充足。
 +  - 第二天<color #22b14c>优先解决该问题</color>,不要学习其他内容。
  
 因为: 因为:
   * 学习会增加相关路径与记忆的细胞量。   * 学习会增加相关路径与记忆的细胞量。
   * 睡眠会清理与该问题无关的短时记忆。   * 睡眠会清理与该问题无关的短时记忆。
 +  * 避免第二天产生新的杂乱临时记忆。
  
 假设灵感存在D点,需要经过ABC点才能抵达,上述的操作可以增加抵达C点的电流,当电压足够,就能顺利抵达D点,使我们想起D。 假设灵感存在D点,需要经过ABC点才能抵达,上述的操作可以增加抵达C点的电流,当电压足够,就能顺利抵达D点,使我们想起D。
 +
 +<note tip>没灵感就查资料,多思考,完了就睡觉。科学依据告诉你该睡觉!</note>
 ==== 经验:短期习惯培养需要三次睡眠 ==== ==== 经验:短期习惯培养需要三次睡眠 ====
  
行 268: 行 274:
 这个经验的核心点在于灌输一个概念, 这个经验的核心点在于灌输一个概念,
 <note>习惯的培养急不来,需要在睡觉中穿插调用。</note> <note>习惯的培养急不来,需要在睡觉中穿插调用。</note>
 +
 +----
 +> //下一章:[[理论基础:情绪模型]]//
理论基础/认知模型.1684313815.txt.gz · 最后更改: 2023/05/17 16:56 由 邪让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