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理论基础:三大模型结合 [2023/07/12 18:35] – [三种模型与人类物种] 邪让多杰 | 理论基础:三大模型结合 [2023/07/12 18:47] (当前版本) – [情感本质:“怕失去”] 邪让多杰 | ||
---|---|---|---|
行 81: | 行 81: | ||
===题目:=== | ===题目:=== | ||
- | 假设张三和李四是情侣,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很久,有一天张三离开了,李四感到十分难过。分析这种情况。 | + | |
+ | 假设张三和李四是兄弟,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很久,有一天张三离开了,李四感到十分难过。分析这种情况。 | ||
===解题:=== | ===解题:=== | ||
- | 已知:记忆是网状的。 | + | 已知: |
+ | | ||
- | 所以,张三和李四在对方的记忆里,都有很高的权重,并且在记忆中与各项生活事物都有联系。 | + | 所以,张三和李四在对方的记忆里,都有<color #22b14c>很高的权重</ |
- | 又得知:如果预期与现实不匹配,就会产生情绪。 | + | 又得知: |
+ | | ||
- | 当张三离开,李四的脑海中“下意识”寻址张三找不到时,就出现不匹配情况,产生情绪。 | + | 当张三离开,李四看到现实各项事物都会寻址张三,当脑海中“下意识”寻址张三记忆找不到时,就出现不匹配情况,产生情绪。 |
当张三的感受记忆感受到这种情绪后,经过语言记忆分析得出这是负性的。 | 当张三的感受记忆感受到这种情绪后,经过语言记忆分析得出这是负性的。 | ||
行 104: | 行 107: | ||
- 只要是“情感”,核心都是“怕失去”,情感的分类是逻辑解读出来的,其心理含义是“怕失去”,其生理含义是:“不习惯”。 | - 只要是“情感”,核心都是“怕失去”,情感的分类是逻辑解读出来的,其心理含义是“怕失去”,其生理含义是:“不习惯”。 | ||
- | 也就是说,爱情、亲情、恋物情、兄弟情、师生情等等,在心理上可统一解读为“怕失去”,都是同一种机制下的产物,具体的分类则是人类“后天赋予”。 | + | 也就是说 |
+ | < | ||
+ | 都是同一种机制下的产物,具体的分类则是人类“后天赋予”。 | ||
+ | |||
+ | === 对游戏设计的含义 === | ||
+ | |||
+ | 如果玩家与“游戏”的相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这种“怕失去”感觉,也就是“情感”。 | ||
+ | |||
+ | 所以,任意服务想要给玩家“压力”之前,最好交朋友的时间多一点(以天为单位,至少4天3夜)。 | ||
+ | |||
+ | <note warning> | ||
+ | |||
+ | 而“卡牌游戏”,则是利用玩家原本对某项事物的熟悉,利用原本的情感。比如《Dota传奇》,这是对“IP”利用的诀窍,也诞生了选“IP/ | ||
+ | <note tip> | ||
---- | ---- | ||
> // | > // |